医疗纠纷诉讼时效
在医疗实践中,由于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患者可能会遭受身体或精神损害。为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疗秩序,法律规定了医疗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即患者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超过此期限则丧失胜诉权。
一般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8条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
针对医疗纠纷,法律有特别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患者在医疗事故发生之日起三年内可以提起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并非医疗事故发生的时刻,而是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时。例如,患者在手术后因医疗事故致残,但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知晓,则诉讼时效从患者了解到医疗事故与自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之日起开始计算。
时效中止与中断
在某些情况下,诉讼时效可能会中止或中断。诉讼时效中止是指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中断是指诉讼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包括:
* 被告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
* 正在进行调解或者和解程序;
* 战争、地震等不可抗力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
* 被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原告权利并主动采取措施;
* 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的后果
如果患者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仍未提起诉讼,则丧失对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胜诉权。医疗机构有权以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也会驳回患者的诉讼请求。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既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医疗秩序,也促进了医疗事故纠纷的及时、公平解决。患者在遭受医疗事故损害时,应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小爱,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jn854.com/yiliaojiufen/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