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养
扶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或亲属之间,一方对另一方给予生活费用和照料的责任和义务。扶养制度是保障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维护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扶养的法律依据
我国《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有扶养能力的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扶养义务;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有扶养义务。第1071条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扶养义务时,父母可以要求子女履行义务,并可以要求给付必要的生活费。
扶养的范围
扶养的范围包括生活费用和照料。生活费用是指扶养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医疗等基本生活支出。照料是指扶养人因年龄、健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扶养人的照顾和帮助。
扶养的主体
扶养的主体分为扶养人和被扶养人。扶养人是指具有扶养能力和义务的人,包括成年子女、父母、配偶等。被扶养人是指因年龄、健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扶养人照顾和帮助的人。
扶养的优先顺序
法律规定了扶养的优先顺序:
* 第一顺序:成年子女对父母有扶养义务。
* 第二顺序: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有扶养义务。
* 第三顺序: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扶养的免除
法律规定了扶养义务的免除情形:
* 被扶养人有能力独立生活的。
* 扶养人不能履行扶养义务的。
* 被扶养人拒绝接受扶养的。
扶养纠纷的解决
当发生扶养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扶养纠纷时,将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和酌情确定扶养费的数额。
扶养是一项法律和道德义务,子女赡养老人,父母抚育子女,是家庭伦理的基本准则。扶养制度保障了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了家庭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李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jn854.com/hunyingjiating/1082.html